其他
政务热线驱动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 |《公共管理学报》
C刊转载
公共管理学研究
来源:《公共管理学报》2021年3月24日;作者简介:孟天广,男,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网络与信息政治、计算社会科学;黄种滨,男,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认同;张小劲(通讯作者),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学。摘要:超大城市往往面临着场景复杂、服务低效和沟通不畅等治理难题,以政务热线为关键联结的数据治理范式,如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本文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系统阐释政务热线系统如何赋能社会治理、驱动政府治理变革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务数据资源的类型学区分,认为政务热线具有重要的数据价值和独特的数据特征,以政务热线为代表的数据治理范式正在驱动治理能力、治理理念的提升和创新,进而丰富了政府的治理工具。在以政务热线系统为代表的数据治理范式的驱动下,超大城市政府的宏观感知、决策辅助、精准施策和诊断评估的能力会得到强化。此外,在数据治理驱动下,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模式将会经历从理念驱动、危机应对到问题导向的治理理念变化。概言之,本文系统阐述了数据治理如何驱动城市治理能力,进而驱动城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对于智能化社会治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治理;政务热线;接诉即办;数据治理;治理能力;
1 超大城市治理中政务热线的兴起
2 文献回顾
2.2 新兴技术驱动社会治理
在社会治理中,新兴技术发挥着赋能政府和赋权社会的重要作用,推动着社会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不仅强化了政府的治理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同时也拓宽了多元主体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提升了社会主体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并且,政府和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间的关系也因此发生改变,逐步形成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下面,本文从政府和社会两个角度出发,对新兴信息技术赋能政府、赋权社会以及驱动治理创新进行探讨。在新兴治理技术的赋能下,政府可以增强社会管理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以及提升宣传濡化能力。[13]首先,新兴技术的应用使政府信息汲取能力提高,增强政府的社会督管理能力。在新兴技术的帮助下,政府以便捷的途径和低廉的成本来获取社会运行的关键信息,强化了政府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管理能力,避免因政府监管不到位而产生市场波动或社会失序。[14]其次,新兴技术提供了智能化分析和公众意见转化等模块,显著提高了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在新兴的数据治理技术的辅助下,政府可以逐步将决策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同时吸纳由政务服务平台转化的公众意见于决策过程,从而整体强化政府的决策科学性。[15]再次,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精准匹配度,从而实质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借助新兴信息技术,政府将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打通和整合,对于决策各个环节和任务之间的对接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政府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16]此外,政府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网上政务平台等互动渠道,可以对群众差异化和个性化公共服务需求进行精准识别,实现不同服务诉求提供相匹配的服务资源,进而整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17]贾妍等对于老龄化现象进行研究指出,政府能够依托大数据治理和“端-网-云”技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精准对接养老需求的目标。[18]相似的,汪磊等人基于贵州和甘肃的扶贫案例研究,发现大数据治理技术的运用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精准扶贫的绩效和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19]最后,政府应用数据治理技术强化濡化能力,用以化解社会风险和引领主流文化。政府借助新兴技术识别潜在的社会风险和引领社会多元化趋势,通过充分调动文化软实力以培育社会核心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化社会的治理能力。[16]并且,通过公开政府决策信息和政务数据,更有利于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关注和支持,从而增强政府宣传濡化的效果。[20]在新兴技术的赋权下,社会多元主体通过拓宽参与渠道以促进政府回应,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商机制以推进社会治理的实质参与。一方面,新兴技术拓宽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促进了政府对于社会的回应性。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诉求,政府借助新兴技术建立包括网络问政平台在内的多种沟通渠道,用以收集和回应民众意见和诉求。这不仅实质性的拓宽了群众通过意见反馈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同时也推动了政府对于群众的监督和诉求的积极回应。[21]政府部门往往会借助社交媒体等政府和社会沟通渠道,将民众诉求转化成公共政策。[22]政府新媒体不仅日益吸引网民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公共事务的政治参与行为。[23]基于跨国比较和研究,发现民众主动或被动的政治参与行为,会推动政府所出台的公共政策予以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回应。[24]另一方面,信息共享与协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挖掘数据的社会价值、促进政府与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及提升社会多元主体的重要性。已有研究发现,研究机构或非营利组织对于已共享和开放信息的进行数据挖掘,提供诸如租房信息检索等公共服务,这为社会治理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帮助。[20]相似的,通过建立政府与社会沟通平台,能够推进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信息共享,缓解或解决由于“数据孤岛”引起的沟通成本大和治理流程阻塞等问题。[25]更进一步,这一机制还可以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协商和对话,帮助政府和社会在公共决策和社会立法等方面形成共识,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充分供给和社会治理的效率改善,以及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的地位提升。[26]2.3 政务热线重塑社会治理
政务热线系统作为新兴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同样起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作用。首先,政务热线经过公开、共享和治理,可以便捷民众获取公共服务及相关信息,帮助政府征集民众反馈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以美国纽约市311政务热线系统为例,其整合了40多个部门的17个主要热线电话,包括警政、交通、环境等 120 多个局处的政民沟通业务,政务热线系统不仅成为市民向政府咨询各类政务服务的信息供给平台,而且成为垃圾处理、违法停车、供暖、噪音等日常生活问题的政务诉求平台。[27]在此基础上,政府将政务热线数据制作成每月月报,向当地议会、公共媒体、社区董事会和公众汇报,以方便用户了解不同地点诉求内容、负责机构、解决方式等具体内容,从而让民众知晓公共服务处理流程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Hartmann 等基于美国三个城市的政务热线比较,指出政务热线系统作为地方政府与公民的重要联系,为广泛的民众提供以优质社会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帮助政府吸纳和采集民众意见诉求,以优化行政流程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28]其次, 政务热线系统为政府探测城市社会中的细微变化,使决策部门的政策出台得到充分的数据支撑,推动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29]Kontokosta 等人利用了纽约市政务热线数据,匹配以社会人口和经济数据,实现对于城市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准确预测,展示了热线数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价值。[30]更进一步,Wheeler 通过对于华盛顿地区展开案例研究, 发现政务热线的使用会显著提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譬如辅助政府对于高危区域进行重点巡查,从而大幅降低社区的犯罪率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31]最后,基于热线数据的数据共享和共治,能够整体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Chatfield 认为将热线数据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开,有利于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服务的关键环节展开数据分析,使得政府通过热线电话的服务与公民共同创造公共价值。[32]概言之,研究成果表明政务热线系统有效起到赋能政府和赋权社会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缺少信息技术如何实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具体讨论。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政务热线宏观作用的理论分析,缺乏对于政务热线系统如何强化社会治理能力的实践描述,以及于中国超大城市的特定场景下讨论。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应,不仅有助于在现实层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水平和改善已有的社会治理机制,同时也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回应了新兴技术如何增强政府的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如何驱动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和创新等关键问题。下面, 本文以北京市的“接诉即办”为例,对于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回应和阐述。3 政务热线的数据驱动特征: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的考察
3.2 政务热线的回应特征
不同于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其他方式,政务热线具有信息反馈即时性、信息沟通便捷性、公共服务人格化和问题解决有效性四个重要特征。信息反馈即时性。即时性不仅体现在民众诉求反馈和解决的及时性,也表现在政府获取民情信息和回应的实时性。一方面,政务热线能将民生诉求即时反馈给政府业务部门,通过平台直接派单方式将具体诉求分配给对应管理部门,极大减少了民众办事手续和缩减了政府回应流程;另一方面,与调研和走访等传统获取信息方式不同,政务热线帮助政府即时了解民情动态——基于热线数据制作而成的专项报告,让政府在当月、当周、当日就能及时知晓民众诉求,帮助政府迅速调整和出台针对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政策。信息沟通便捷性。政务热线让民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统一的政务电话平台避免了冗杂热线的识别困扰,极大便利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此外,政务热线帮助政府更加直接和有效地了解民意。相比较于政府以往的专门调研和考察活动,政务热线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取信息的便捷优势,同时也简化了政府获取信息流程和降低了收集信息的成本,帮助政府部门以低成本和高效率方式获取最真实的民众态度和意见。公共服务人格化。尽管其它政务服务平台也具备即时和便捷特点,但是由于网站或APP复杂操作和低效回复往往降低了民众的使用热情。然而,政务热线通过人工直接语音对话的方式,克服了网络服务平台常常出现的文不对题和回复迟缓的弊端,同时让民众感受到的真真切切的人文关怀而非冰冷的语言文字,有效疏导民众的负面情绪和提升民众的幸福感。问题解决有效性。北京市将政务热线的回应率、满意率和解决率作为评价基层政府的重要指标,通过点名批评的方式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民众身边的问题。在该制度设计下,基层政府会对于民众诉求进行有效回应而不会忽视或敷衍民众的诉求,切实提高了问题的解决有效性和民众的政府满意度。3.3 政务热线的数据特征
热线电话数据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大数据特性,即数量大、多样态、速生成和低赋值。数量大体现在2019年北京市共接听696.36万的热线来电,并且热线诉求还在逐年增加[33]; 多样态表现在热线诉求覆盖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市场监管问题、违法建筑问题等;速生成指的是民众不论何时何地都会拨打电话,热线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低赋值即每个来电所反馈的信息过于碎片化,需加以整合提炼才能得出数据真正价值。热线数据除了具备一般大数据的特性外,其数据来源也具有用户生成、社会构成和民生倾斜等特点。真实性和全面性的用户生成特征。热线电话属于百姓日常生活的非紧急求助,遇难求助、有事即拨是基本特点。由此产生的相关数据是用户生成的,是以真实诉求为指向的。它不同于由相关主体基于自身的某种调查需求或特定主题而随机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而避免了调查主体的主观偏差和采集过程中的样本偏差。广泛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的社会构成特征。热线电话服务所要求的属地记录及其后续派单处理记录,决定了热线电话数据具有更多的社会属性,包括诉求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诉求问题的具体指向及其类型、诉求者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取向等。因此,热线电话数据是社会真实状态的拟态,其全景呈现和个体聚焦实际上体现了北京市社会问题的地域分布和聚合状态。主题性和指向性的民生倾斜特征。诉求大多集中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服务,在空间序列上往往呈现出家居、楼宇、小区、社区、街道和跨街道的逐层扩散特征,在主题序列上通常体现为基础民生问题(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和垃圾处理)、基本民生问题(医疗、教育、市场购物、小区物业管理和交通)以及优化民生问题(环境、文化、休闲、健身、外出旅行)的连续扩展特征。因此,热线电话数据更加聚焦于百姓所感知和求助的民生问题。3.4 数据驱动的治理创新
技术的进步降低政府获取信息的成本,丰富民众参与治理的渠道,提升社会治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以及强化整体社会治理的水平。[34]在政务热线系统的治理实践中,大数据方法的应用推动着民意识别、诉求分类、风险预测以及决策辅助等治理手段的创新。其一,基于数据的民意识别。面对每日数以万计的来电诉求,传统的人工观察统计方法已难以及时准确识别民情民意。而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则能直观地转化和呈现热线数据当中的民众诉求。可视化技术具体指的是,根据诉求产生的街乡镇、负责处理的具体部门、来电诉求的内容以及时间等决策关键参考要素对数据内容进行提炼,通过绘制来电诉求分布地形图、街乡镇或委办局诉求柱状图、各区问题诉求热力图,问题分类占比饼状图以及问题诉求时间 折线图等,将大体量和无规律的民众来电诉求数据转化成直观的具有咨政意义的报告图表, 从而实现民意诉求的准确识别。其二,基于数据的分类聚类。自然语言处理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对民众来电诉求进行分类聚类,通过合并重复诉求和突出重点问题用以明晰政府解决策略,从而达到优化行政流程和节省社会资源的目的。在复杂社会治理场景中,群众诉求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若是依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逐一对问题进行解决,会极大增加政府社会治理的行政成本和解决难度。然而,如果借助词云图、主题模型和情感分析等数据文本挖掘算法,则可以明确群众反馈事件中的问题、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关键要素,实现不同诉求的精确分类和相似问题的统一处置,从而整体降低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治理成本。其三,基于数据的风险识别和预测。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热线数据治理,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归纳总结民众诉求的特征规律,以发挥识别和预测城市潜在风险的重要作用。对于公众反馈所产生海量诉求,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大数据算法发掘其中的规律性和关联性,实现对城市未来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譬如,夏季洪涝问题、冬季供暖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以及小区物业问题等,可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对这些社会风险的潜在关联关系进行挖掘,同时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空间分布数据对潜在风险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预警, 帮助决策者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其四,基于数据分析和专业知识的决策辅助。热线数据的分析结果仍需专业知识的深入剖析,才能转化成具有咨政意义的政策建议与执行方案。一方面,专业知识有助于数据背后的深度解读。需要指出的是,热线数据的分析结果仅能呈现民众诉求的分布状况,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基本运行情况。对于群众为何反映这些诉求,则难以从数字之间追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但是,借助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对矛盾多方的专业访谈,则可明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矛盾根源。另一方面,专业知识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总结和梳理不同国家和城市的社会治理经验,同时结合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专业人员可以对问题的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从而发挥辅助政府决策的关键性作用。4 数据驱动的治理能力提升
4.2 决策辅助能力
数据治理辅助政府对海量诉求背后的用户画像、诉求内容以及问题根源的认知。在热线数据感知透视的基础上,数据治理可以对原始数据的价值、关联和反映问题进行深度揭示。在具体实践中,会对于海量政务热线数据采取三个层次的递进分析:第一个层次对诉求者类型进行画像描述,分析诉求者诉求动因和诉求表达的基本情况;第二个层次是对诉求内容本身的“哨型”分类,将诉求问题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和讨论;第三个层次是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借助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于问题产生根源、责任归属和问题解决进行深入探究。基于三个层次的分析,有助于增进政府部门对于民情诉求的特征规律的理解和认知。第一个层次,诉求者画像的划分。诉求者画像类型学主要区分在诉求动因和诉求表达两个维度上。诉求动因分为公益和私利,公益目的指为公共利益而诉求,私利目的指为个人利益而反馈;诉求表达分为清晰具体和模糊笼统,清晰具体指诉求者能将诉求的内容表达清楚,相反,模糊笼统则是诉求者对于反映事情的表述不清或是保持沉默。按照这两个维度的逻辑划分,可以将诉求者分成公益热心者、情绪发泄者、私利敏感者和沉默观望者四种类型。其中,公益热心者指能够为公共利益,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晰和有序的表述;情绪发泄者指的是为个人利益,通过打电话等方式为自己主动争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私利敏感型指的是当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对自己权益进行维护;沉默观望者指虽然个人有公益的心,但是大多数时候却保持沉默。通过对不同诉求者采取针对性的回应策略,政府可以高效、迅速和合理地解决民众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第三个层次,对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基于前期用户画像和“哨型”分类,数据治理可以辅助政府归因治理问题和预警潜在风险。在具体的实践中,一般采取问题导向的数据挖掘、多维判断的主题深化和逻辑延伸的决策关联。首先,问题导向的数据挖掘,特指依据热线电话诉求者的诉求对数据展开深度解读。政府部门基于热线电话数据的数据分析,应当强调依据热线诉求者的问题逻辑进行新的归类处理,并在归类处理的基础上提出跨属地和跨部门的综合治理方向。这既包括针对涉及多个街乡镇的地域组合型综合治理,也包括涉及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的问题领域。其次,多维判断的主题深化,即根据热线电话数据所提示的线索展开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工作,并试图从中寻得重要的公共治理提示和政策启发。最后,逻辑延伸的决策关联,指的是在数据分析中引入理论知识和最新发现,结合热线电话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采取机器学习方法对往年来电诉求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时间序列的治理问题进行预研和对潜在的危机问题进行预警。